考研政治毛概讲义:8.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2012/7/27 9:55:50 来源: 海天考研
分享: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毛泽东

  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做两种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没有突破总的框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同时还强调,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邓小平认为它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作出了新的解释,说出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说过的新话,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987年邓: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利,就可以利用。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

  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

  80年代后期,市场调节比重超过了计划调节。经济体制改革也出现了许多的矛盾和困难;国际上苏东剧变。南方谈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基础。

  1992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得到了邓小平的赞同。

  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的内涵:

  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着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两者都有自身的缺陷,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基本内容: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2007年,十七大: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2024考研人数已公布,达43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5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