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哲基本原理概论综合训练题及解析(六)

2012/6/19 16:36:24 来源: 海天考研
分享:

三、分析题

1、请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劳动力商品和一般商品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

答题要点:

①劳动力是存在于健康人体中的一种劳动能力,即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但它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的支出就是劳动。劳动能够创造价值,但劳动本身没有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是商品,劳动决不是商品。

②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

第一,劳动力所有者有人身自由;第二,劳动者既无生产资料又无消费资料。

一般的商品是用来交换或者出卖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③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第一,劳动者本身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劳动者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三,劳动者本身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第四,劳动者对生活资料的需要还取决于社会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④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2、请分析马克思根据什么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

答题要点:

①马克思根据生产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生产资料资本是不变资本,劳动力资本是可变资本。

②马克思根据生产资本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将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厂房、机器、设备是固定资本,其特点是在实物形态上多次使用,但价值分期、分批转移。原料、燃料、劳动力是流动资本,其特点是在实物形态上一次使用,但价值一次全部转移。

 

 

3、请分析什么是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及这一理论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循环具有哪些指导意义?

答题要点:

产业资本在运动中经过三个阶段,采用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叫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为了保证资本循环不间断地运动,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即产业资本各部分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连续)

①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这是指资本家必须将全部资本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个部分,使它们同时并存于三种职能形式上。

②产业资本三种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这是指货币资本必须不停顿地转化为生产资本,然后再转化为商品资本,最后又回到原来的货币资本形式上,与此同时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也要不断地分别转化为其他两种资本形式。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和继起性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继起性被破坏了,并存性也就不存在了。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资本的运动要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个阶段,因而产业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循环要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依次采取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商品资金三种职能形态。资金只有在循环中才能保值和增殖。企业资金顺利循环的条件是,资金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和时间上继起,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产品要适销对路,从而才能加速资金循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活力。

 

4、请分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哪些区别?

答题要点:

①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生产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来划分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是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来划分的。

②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可变资本是劳动力。固定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资本,而流动资本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等。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秘密。

5、依据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的原理,分析当前我国治理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

①马克思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补偿(替换)。

 马克思是以商品资本作为研究的对象。

为了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马克思创立了两个理论前提条件。①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产品在价值上区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②马克思根据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将整个社会的生产分为两大部类:Ⅰ生产资料部类,Ⅱ消费资料部类。

③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原理虽然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所做的具体分析,但却包含着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经济活动的共同规律,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再生产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要与社会总产品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总量相一致;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必须与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适应;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等等。

④当前,我国经济出现的过热现象就是由于忽视了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原理。其主要表现为煤、油、电高度紧张和部分生产资料严重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屡禁不止,两大部类结构性失衡日趋严重。因此,应当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对我国现有经济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6、请分析为什么工资是工人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答题要点:

劳动力和劳动是有区别的。劳动力是商品,劳动力的支出是劳动,劳动不是商品。因为:

①任何商品在出卖以前必须独立存在,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是商品,劳动不是商品。

②如果劳动是商品,有价值,这就无法说明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③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有价值,工资是工人劳动的报酬,那么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资本家就得不到任何剩余价值。

工资从表面形象上看,表现为工人劳动的价值和价格,这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社会工资的本质是工人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科学地区分劳动力和劳动,这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本质的关键,决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7、在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当时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落后国家的工资高出50%。从那时到现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各国工人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答题要点:

①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工资的理论是,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其货币表现是劳动力的价格。但在表面现象上,工资却表现为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②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特点在于,它由维持劳动者本身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等,劳动力价值决定的特点还在于包含着社会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③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水平,受到自然条件、民族特性和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工资水平。各国工资水平的差距,主要由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决定的。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对提高工资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因此,资本主义各国的工资水平,过去存在差距,现在仍然存在差距

 

8.请分析剩余价值和利润,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有什么不同

答题要点:

①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关系,说明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取得了利润的形式,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②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也反映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③影响利润率变化的因素:第一,利润率同剩余价值率成正比;第二,利润率同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第三,利润率同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第四,利润率同预付不变资本多少成反比。

 

9、资本有机构成和利润率以及平均利润的关系。 

答题要点:

  资本有机构成

第一,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这反映资本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第二,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这反映资本的价值水平高低,因此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第三,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CV”表示资本有机构成。

第四马克思根据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理论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的学说。

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成正比。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必然的、客观的趋势。原因就在于各个资本家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必然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就会不断降低。但只要资本总量(成倍)增加,就会出现利润量增加和利润率下降的经济现象。

各个部门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是平均利润形成的条件。因为,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利润率高低的不同,这就促使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向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转移。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平均利润形成,生产价格形成。

 

10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生产价格中包含的偏离价值的情况会互相抵销。总的说来,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中,一般规律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趋势,始终只是以一种极其错综复杂和近似的方式,作为从不断波动中得出的,但永远不能确定的平均情况来发生作用。”请根据材料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市场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为什么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原则。

答案要点:

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现在是市场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但这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原则。因为:第一、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量和剩余价值总量相一致;第二、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量和商品价值总量是相一致的;第三、生产价格是在商品价值基础上形成的。

  平均利润形成后,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好象平均利润的来源只和预付资本有关,平均利润无论在质上和量上都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这就将利润的本质和起源全部掩盖起来了。但实际上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剩余价值在资本家之间重新进行分配。

 

11、试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和利息以后,如何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答题要点:

①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但剩余价值一旦转化为利润,就不再被看作是可变资本和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这就掩盖剩余价值的真实起源。

②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进一步转化形式,是按平均利润率得到的利润。平均利润的本质虽然是剩余价值,但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这就好象利润是和资本投入相联系,这样就把利润的本质和真实的源泉掩盖起来了。

③利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体现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剩余价值采取利息这样的特殊转化形式,就会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货币可以生产出更多的货币,这就更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是G-G’,从表面上看,这里既没有生产过程,又没有流通过程,完全变成了货币的自行增殖,这样利息的来源被彻底地歪曲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被彻底掩盖了。马克思认为,利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12、请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答题要点:

①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与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始终存在的,但由它引起的经济危机却带有周期性,即每隔若干年爆发一次,是周期性地反复出现的。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自身运动特点,它是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紧密联系的。一般地说,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③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与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萧条阶段,特别是后期,资本家为摆脱困境,往往通过更新固定资本,投资于新的更高效率的机器设备。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又为下一次经济危机的到来准备了条件。所以说,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2024考研人数已公布,达43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5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